|
八月朔曉起趣辨行李 / 作者:楊萬里 |
雨後晨先起,花間濕也行。
破除婪尾暑,領(lǐng)略打頭清。
蠹果無遲落,枯枝忽再榮。
便須秣吾馬,及此半陰晴。
|
|
八月朔曉起趣辨行李解釋: 《八月朔曉起趣辨行李》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八月初一清晨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雨后晨先起,花間濕也行。
破除婪尾暑,領(lǐng)略打頭清。
蠹果無遲落,枯枝忽再榮。
便須秣吾馬,及此半陰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雨后的清晨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和變化的景象。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表達了對季節(jié)變遷和生命循環(huán)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雨后晨先起,花間濕也行”,描繪了雨后清晨的景象,花朵上的露水還未干,人們在濕潤的花間行走。這一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清新和活力。
接著,詩中提到“破除婪尾暑,領(lǐng)略打頭清”,表達了作者對夏季酷熱的期待結(jié)束,迎接初秋的涼爽。這里的“打頭清”指的是初秋的清爽氣息,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季節(jié)變遷的喜悅和對新鮮事物的向往。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通過描寫果實和枯枝的變化,表達了生命的循環(huán)和變遷。詩中提到“蠹果無遲落,枯枝忽再榮”,意味著果實成熟的速度很快,而枯枝卻會在不經(jīng)意間重新發(fā)芽。這種變化的描寫,寓意著生命的延續(xù)和不斷的更新。
最后兩句“便須秣吾馬,及此半陰晴”,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態(tài)度。詩人意味著要善于抓住時機,及時照料自己的馬匹,同時也暗示了人們要善于把握生活中的機遇和變化。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季節(jié)變遷和生命循環(huán)的思考,以及對新鮮事物的向往和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