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樟鎮 / 作者:楊萬里 |
北地三接浙,重來四肅霜。
日斜秋樹轉,市散暮船忙。
波卷清中白,霞翻紫外黃。
汀沙渾換卻,不記舊圓方。
|
|
泊樟鎮解釋: 《泊樟鎮》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泊樟鎮
北地三接浙,重來四肅霜。
日斜秋樹轉,市散暮船忙。
波卷清中白,霞翻紫外黃。
汀沙渾換卻,不記舊圓方。
中文譯文:
停泊在樟鎮
北方的地方與浙江相連,四次重逢寒霜。
太陽斜照,秋天的樹木轉黃。
市集散去,傍晚的船只匆忙。
波浪翻滾,清澈的水面上泛起白色波紋,
霞光變幻,紫色和黃色的光芒交織。
沙灘上的泥沙被攪動,舊時的形狀已不可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停泊在樟鎮的景象。詩人來到北方,經歷了四次重逢寒霜的寒冷冬天。太陽斜照,樹木逐漸變黃,市集散去,船只匆忙離開。波浪翻滾,水面上泛起白色波紋,霞光變幻,紫色和黃色的光芒交織。沙灘上的泥沙被攪動,舊時的形狀已不可辨。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變遷的感慨。
賞析:
《泊樟鎮》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類活動,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變遷。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詞語,如“日斜秋樹轉”、“波卷清中白”、“霞翻紫外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天的景象和變化。詩人通過描繪市集散去、船只匆忙的場景,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人們匆忙的生活狀態。最后一句“汀沙渾換卻,不記舊圓方”,表達了時間的推移和事物的變化,舊時的形狀已經不可辨認。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變遷的思考,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