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上野步用轆轤體 / 作者:楊萬里 |
守勁無遣暖,晴行失老懷。
葉飛楓骨立,萍盡沼喬開。
路好仍回首,泥殘敢放鞋。
登臨不須盡,留眼要重來。
|
|
城上野步用轆轤體解釋: 《城上野步用轆轤體》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城上野步時的心境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守勁無遣暖,晴行失老懷。
葉飛楓骨立,萍盡沼喬開。
路好仍回首,泥殘敢放鞋。
登臨不須盡,留眼要重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城上野步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中的“守勁無遣暖,晴行失老懷”表達了作者在城上守望時的孤獨和寂寞。守勁指的是堅守崗位,無遣暖表示沒有人來慰問和關心。晴行失老懷則暗示著作者在晴朗的天氣下行走,卻無法找回年少時的豪情壯志。
接著,詩中的“葉飛楓骨立,萍盡沼喬開”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葉飛楓骨立表現了秋天的景象,楓葉隨風飄落,樹枝猶如骨骼一般挺立。而萍盡沼喬開則描述了水面上浮萍消失,沼澤中的喬木開始生長。這些景象與人生的變遷相呼應,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事物的更替。
然后,詩中的“路好仍回首,泥殘敢放鞋”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待。盡管路途艱辛,但作者仍然回首過去,不忍忘懷。泥殘敢放鞋則表明作者愿意冒著泥濘的風險,繼續前行。
最后,詩中的“登臨不須盡,留眼要重來”表達了作者對登高遠望的向往和追求。作者認為登臨之后并不需要盡興而歸,而是要保留一份期待和渴望,以便再次回來重溫這份美好。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情感,抒發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表達了對過去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待,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