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鳳凰臺 / 作者:楊萬里 |
千年百尺鳳凰臺,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fēng)掌管拂蛛煤。
|
|
登鳳凰臺解釋: 《登鳳凰臺》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鳳凰臺的壯麗景色,以及作者對時光流轉(zhuǎn)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千年百尺鳳凰臺,
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
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
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
春風(fēng)掌管拂蛛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鳳凰臺為背景,通過描繪臺上的景色和氛圍,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zhuǎn)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鳳凰臺是一個歷經(jīng)千年的高臺,象征著歷史的滄桑和變遷。然而,盡管潮水不斷地退去,鳳凰卻再也不會回來,這暗示了時光不可逆轉(zhuǎn),人事已非。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北頭江上白鷺飛舞,江草合抱的景象,以及西面杏花盛開的景色。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一種自然和諧的感覺,與鳳凰臺的莊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和人事之間的差異的思考。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龍蟠虎踞的山川和古往今來的鼓角聲,表達了歷史的厚重和悲壯。然而,只有謫仙留下的句子,以及春風(fēng)拂過蛛煤的景象,給人一種輕盈和寧靜的感覺。這種對比再次強調(diào)了時光流轉(zhuǎn)和人事變遷的主題。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鳳凰臺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zhuǎn)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同時,通過自然景物和歷史的對比,詩中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于自然和人事之間的差異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楊萬里獨特的詩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