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霜晴 / 作者:楊萬里 |
油簾雪白日華紅,老子良圖策俊功。
自曬綿裘并衲褲,誰知衣桁是薰籠。
絕憐寒菊枯根底,留得殘霜過日中。
舊說冬乾年定濕,試將今歲試南翁。
|
|
冬至霜晴解釋: 《冬至霜晴》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冬至時節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油簾雪白日華紅,
老子良圖策俊功。
自曬綿裘并衲褲,
誰知衣桁是薰籠。
絕憐寒菊枯根底,
留得殘霜過日中。
舊說冬乾年定濕,
試將今歲試南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冬至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感慨,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首句“油簾雪白日華紅”,描繪了冬至時節陽光照耀下的景象,油簾上的雪白色與紅日的光華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以明亮而寒冷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老子良圖策俊功,自曬綿裘并衲褲”,表達了作者自己勤勞努力的精神,他親自曬干綿裘和衲褲,以保暖過冬。這里的“老子”指的是作者自己,用自稱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然而,接下來的一句“誰知衣桁是薰籠”,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努力的一種無奈和無助感。衣桁是用來晾曬衣物的架子,但在冬至時節,陽光不足,衣物無法完全晾干,就像是被熏蒸在籠子里一樣。這里通過對衣桁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于努力的一種無奈和困惑。
接下來的兩句“絕憐寒菊枯根底,留得殘霜過日中”,通過描寫寒菊的凋零和殘霜的存在,表達了冬至時節的寒冷和歲月的流轉。寒菊是冬季的花卉,它的枯萎象征著冬天的嚴寒,而殘霜則象征著時間的流逝。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
最后兩句“舊說冬乾年定濕,試將今歲試南翁”,表達了作者對于冬至時節的期待和對未來的探索。作者引用了“冬乾年定濕”的說法,試圖通過今年的冬至來驗證這一說法。同時,提到了“南翁”,可能指的是南宋時期的文人,暗示了作者對于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的向往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冬至時節景象的描繪和對自然景物的觀察,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抒發了對未來的期待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