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秋二首 / 作者:楊萬里 |
南國初涼日,東吳欲盡頭。
露荷幽馥曉,云日澹光秋。
也愛西風爽,其如半老休。
蟬聲與蛩響,計會兩催愁。
|
|
感秋二首解釋: 《感秋二首》
南國初涼日,東吳欲盡頭。
露荷幽馥曉,云日澹光秋。
也愛西風爽,其如半老休。
蟬聲與蛩響,計會兩催愁。
中文譯文:
南國初涼的日子,東吳的邊陲即將到盡頭。
清晨,露水滋潤的荷花散發著幽香,云彩遮蔽的陽光顯得柔和,宛如秋天。
我也喜歡清爽的西風,它如同半老的人休息一樣舒適。
蟬鳴和蛩鳴聲交織在一起,加倍催人愁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通過描繪初秋的景色和感受,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慨。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南國初秋的景色,南國初涼,意味著秋天的到來。東吳是指江南地區,欲盡頭表示秋天即將過去。詩中的露荷和云日,以及澹光秋的描繪,展現了秋天的柔美和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尤其是西風的清爽。西風代表著涼爽的氣息,作者將其比喻為半老的人休息,傳達出一種舒適和寬慰的情感。
最后兩句以蟬聲和蛩鳴聲作為象征,表達了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所帶來的愁緒。蟬聲和蛩鳴聲都是秋天的特有聲音,它們的交織催人思考光陰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秋天的喜愛和對歲月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