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 / 作者:蘇軾 |
方瞳正碧貌如圭,六月相逢萬里歸。
口不談時經噩夢,心常懷蜀俟秋衣。
可憐眾熱能偏舍,自是登真限莫違。
書到鄉人望還舍,晉陵玄鶴已孤飛。
|
|
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解釋:
《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挽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方瞳正碧,貌如圭。
六月相逢,萬里歸。
口不談時經噩夢,心常懷蜀俟秋衣。
可憐眾熱能偏舍,自是登真限莫違。
書到鄉人望還舍,晉陵玄鶴已孤飛。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于友人米黻去世的悼念之情。詩人描述了米黻的容貌如玉,他們在六月相遇,并表達了對米黻歸來的渴望。詩人提到自己平時不愿談及不幸的經歷,但內心卻一直懷念著與米黻共同度過的時光,期待著秋天的到來。詩人感慨眾人對熱鬧事物的偏好,卻不愿舍棄登山修道的真正境界。最后,詩人寫到自己將信件寄給鄉下的朋友,但卻不再期待回信,象征著他與米黻的友誼已經破裂,如同晉陵玄鶴孤獨飛翔。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意象,比如將米黻的容貌比作玉石,以及晉陵玄鶴的形象。詩人在描述友情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世俗繁華的冷漠和對修身養性的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抒發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深深懷念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