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張欽夫春風樓 / 作者:楊萬里 |
樂齊先生了張子,獨立春風望洙泗。
四海無人萬古空,詠歌一聲滿天地。
不應東閣勝東山,浮云於渠了不關。
只余平生醫國手,未忍旁觀縮袖間。
樓中古書積至半,樓外春江綠如酒。
權門得似圣門寒,萬波橫流獨回首。
向來沂上瑟聲希,由求相顧只心知。
至今留取一轉語,不吞何詠亦何歸。
|
|
寄題張欽夫春風樓解釋: 《寄題張欽夫春風樓》是楊萬里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樂齊先生了張子,
獨立春風望洙泗。
四海無人萬古空,
詠歌一聲滿天地。
不應東閣勝東山,
浮云於渠了不關。
只余平生醫國手,
未忍旁觀縮袖間。
樓中古書積至半,
樓外春江綠如酒。
權門得似圣門寒,
萬波橫流獨回首。
向來沂上瑟聲希,
由求相顧只心知。
至今留取一轉語,
不吞何詠亦何歸。
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萬里寄給張欽夫的,他描述了自己獨自站在春風樓上,眺望著洙泗兩地的景色。他感嘆四海無人,萬古空空,但他的歌聲卻充滿了天地間。他認為東閣并不比東山更勝一籌,浮云飄蕩在渠道上,與他無關。他只剩下一身醫術,不忍旁觀,卻束縛在袖間。樓中古書堆積了一半,樓外的春江綠水如同美酒。權門得到的榮耀仿佛寒冷的圣門,萬波橫流,只有他獨自回首。他說自己一直以來在沂上彈奏的瑟聲很少有人能聽到,只有他們相互理解。至今他只留下一句話,不吞咽也不歌唱,又何處可歸。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楊萬里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他通過描繪春風樓、洙泗兩地的景色,以及自己的心境,表達了對世事的感慨和對權勢的冷漠。他認為自己的醫術是他唯一的價值所在,不愿意袖手旁觀,但又感到束縛和無奈。他對權門的冷漠和對自然的熱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