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狐相公拜尚書后有喜從鎮歸朝之作劉郎中先和因以繼之 / 作者:白居易 |
車騎新從梁苑回,履聲珮響入中臺。
鳳池望在終重去,龍節功成且納來。
金勒最宜乘雪出,玉觴何必待花開。
尚書首唱郎中和,不計官資只計才。
|
|
令狐相公拜尚書后有喜從鎮歸朝之作劉郎中先和因以繼之解釋:
《令狐相公拜尚書后有喜從鎮歸朝之作劉郎中先和因以繼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令狐相公拜尚書后喜從鎮歸朝的情景。
車騎從梁苑回來,騎兵的馬蹄聲和玉佩的聲響傳入中臺宮殿。令狐相公回來后,朝廷降旨授予他龍節,并在鳳池畔等待他的到來。金勒指代龍節的印章,表示令狐相公出使時最適合帶著龍節回來。玉觴是指飲酒的杯子,詩中表達了令狐相公不必等到花開之時才慶賀,而是可以在功成之后就慶祝。
詩的最后提到劉郎中的和詩,表示劉郎中雖然官位不高,但是才華出眾,他的詩被重視,不僅官府有賞賜,而且受到百姓的推崇和歡迎。這是白居易對官員的贊美,表達了才華和品德在官場中的重要性。
整首詩通過描寫令狐相公的喜遷之情和劉郎中的才華,展現了唐代官員的風采和儒雅之氣。詩意深沉而莊重,對于官員的才華和功績進行了贊美和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