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枇杷 / 作者:楊萬里 |
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
荔支分與核,金橘卻無酸。
雨壓低枝重,漿流水齒寒。
長卿今尚在,莫遣作園官。
|
|
枇杷解釋: 《枇杷》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萬里。這首詩描繪了枇杷樹的形態和味道,并表達了對友人長卿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
荔支分與核,金橘卻無酸。
雨壓低枝重,漿流水齒寒。
長卿今尚在,莫遣作園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枇杷為主題,通過描繪枇杷的形態和味道,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長卿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中描繪了枇杷樹的形態。大葉聳長耳,形容了枇杷樹的葉子又大又長,一梢枝上的枇杷已經可以堆滿一個盤子。這種描寫使讀者能夠想象出枇杷樹的繁茂和果實的豐盈。
接著,詩中描述了枇杷的味道。荔支分與核,金橘卻無酸。這里用對比的手法,將枇杷與荔枝、橘子進行對比。荔枝和橘子都有核,而枇杷卻沒有,這是枇杷的特點之一。另外,金橘是一種酸甜可口的水果,而枇杷卻沒有酸味。通過這種對比,詩人強調了枇杷的獨特風味。
然后,詩中描繪了枇杷樹在雨天的景象。雨壓低枝重,漿流水齒寒。雨水的壓力使得枇杷樹的枝條低垂,枝條上的果實也因此變得更加沉重。漿流水齒寒的描寫則表達了枇杷果實的清涼和口感。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友人長卿的思念之情。長卿今尚在,莫遣作園官。這句話暗示了友人長卿可能已經離開了,作者希望他不要成為官員,而是繼續在園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這種思念之情通過對枇杷的描寫,使整首詩更加富有情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枇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形態和味道的描寫,詩人展示了枇杷的獨特之處,同時也通過對枇杷樹在雨天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