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二十六殿試進士得罪集英殿門二首 / 作者:楊萬里 |
金門瑤瑎日月邊,曉風花柳帶非煙。
千官劍佩鳴雙闕,萬國英豪到九天。
玉座忽臨黃繖正,御題初出紫衣傳。
小臣何幸陪諸老,待罪重來十六年。
|
|
三月二十六殿試進士得罪集英殿門二首解釋: 《三月二十六殿試進士得罪集英殿門二首》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門瑤瑎日月邊,
曉風花柳帶非煙。
千官劍佩鳴雙闕,
萬國英豪到九天。
玉座忽臨黃繖正,
御題初出紫衣傳。
小臣何幸陪諸老,
待罪重來十六年。
中文譯文:
金門邊上,寶石般閃耀著日月光輝,
清晨的風中,花草樹木伴隨著淡淡的煙霧。
千名官員佩戴著劍,雙闕鳴響,
來自萬國的英豪們聚集在九天之上。
玉座突然降臨在黃色的帷幕前,
皇帝的御題初次出現在紫色的衣袍上。
作為一個小臣,我何其幸運能夠陪伴著眾位前輩,
等待著重獲寵辱的十六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楊萬里參加殿試的情景和他的心情。詩中的金門瑤瑎、日月邊、曉風花柳等描繪了殿試場景的瑰麗和美好。千名官員佩戴劍,雙闕鳴響,萬國英豪聚集九天,表達了殿試的莊嚴和重要性。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自己的遭遇。玉座忽然降臨在黃色的帷幕前,皇帝的御題初次出現在紫色的衣袍上,這表明他在殿試中獲得了皇帝的賞識和認可。作為一個小臣,他感到非常幸運能夠陪伴著眾位前輩,等待著重獲寵辱的十六年。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殿試的盛況和詩人的心情,展現了作者對功名的渴望和對官場的思考。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官場的痛苦和等待的堅持,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科舉制度的特點和對功名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