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一日過摩舍郡灘,阻雨泊清溪鎮二首 / 作者:楊萬里 |
過盡危灘百不堪,忽驚絕壁翠巉巉。
倒垂不死千年樹,下拂奔流萬丈潭。
隔岸數峰如筆格,倚天一色染春藍。
真陽此去無多子,到日應逢三月三。
|
|
三月一日過摩舍郡灘,阻雨泊清溪鎮二首解釋: 《三月一日過摩舍郡灘,阻雨泊清溪鎮二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月一日過摩舍郡灘,阻雨泊清溪鎮二首
過盡危灘百不堪,
忽驚絕壁翠巉巉。
倒垂不死千年樹,
下拂奔流萬丈潭。
隔岸數峰如筆格,
倚天一色染春藍。
真陽此去無多子,
到日應逢三月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三月一日經過摩舍郡灘的情景。詩人在行進中經歷了許多危險的灘涂,但仍然堅持前行。突然,他被一座高聳的絕壁所震撼,絕壁上長滿了翠綠的植物。在絕壁上,一棵千年的樹倒垂下來,似乎永遠不會死去。樹枝下方是一條奔騰的河流,形成了萬丈深潭。對岸的山峰像是一支支畫筆,遠遠望去,整個天空都染上了春天的藍色。詩人感嘆時間的流逝,他意識到真陽(指太陽)離開的日子不多了,而到那一天,應該是三月三日。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危險的灘涂、高聳的絕壁、倒垂的千年樹和奔騰的河流,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恢弘。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中的絕壁和千年樹象征著堅韌和生命的延續,與詩人堅持前行的精神相呼應。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敏感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首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詩人所經歷的環境中。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思考,引發了讀者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楊萬里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自然的熱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