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三日登度雪臺感興 / 作者:楊萬里 |
高臺喜登眺,登眺觸老情。
入夏又涉三,余春安得停。
雨欄漂耄丹,風架舞壯青。
秧生麥將熟,桑盡繭已成。
盛衰亦其常,無悴豈有榮。
古今非千載,一瞬即古今。
慨然顧八荒,此理誰與評。
我友諒無益,有益或麴生。
生雖不能言,其言如震霆。
但令我懷遣,未問醉與醒。
|
|
四月三日登度雪臺感興解釋: 《四月三日登度雪臺感興》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月三日登上度雪臺,感受到了興奮之情。
登上高臺欣喜地眺望,眺望觸動了我對往昔的情感。
入夏又經歷了三個月,余下的春天怎能停留。
雨水滴落在欄桿上,風吹拂著青翠的架子。
秧苗已經生長,麥子將要成熟,桑樹已經結繭。
盛衰是常態,沒有悴敗怎能有榮耀。
古代和現代不過千年,一瞬即可成為古代和現代。
我感慨地看著八方天地,這個道理有誰能評判。
我的朋友們也許無法理解,有益的事物也許會發酵生長。
生命雖然無法言說,但其言語如震雷般有力。
只是讓我懷念過去,不去問醉與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四月三日登上度雪臺的情景,表達了他對過去的回憶和對生命的思考。作者通過觀察自然景物,如雨欄、風架、秧苗和桑樹,表達了盛衰更替、生命的無常和時間的流逝。他感慨地看著八方天地,思考古代和現代的變遷,以及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作者認為人生中的盛衰和榮耀都是常態,而且古代和現代只是一瞬間的轉變。他對朋友們的理解和對有益事物的發酵也表達了一種思考和懷疑的態度。最后,作者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醉與醒的思考,暗示了對生命和人生的思索。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古今變遷的觀察,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世界的感慨。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