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羅必高赴省 / 作者:楊萬里 |
印山先生羅天文,一卷周雅遺子孫。
一門三世六七人,月中桂枝斫到根。
近來書種將絕卻,兩度秋天虛一鶚。
今年有孫康鼎來,問天還我北斗魁。
印山草木也驩喜,印山風云有生氣。
君不見普州衣缽付仇香,仇香衣缽付此郎。
年未三十筆力強,百斛龍鼎一筆扛。
殿前春風更努力,莫放別人居第一。
|
|
送羅必高赴省解釋: 《送羅必高赴省》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羅必高赴省,
印山先生羅天文。
一卷周雅遺子孫,
一門三世六七人。
月中桂枝斫到根,
近來書種將絕卻。
兩度秋天虛一鶚,
今年有孫康鼎來。
問天還我北斗魁,
印山草木也歡喜。
印山風云有生氣,
君不見普州衣缽付仇香,
仇香衣缽付此郎。
年未三十筆力強,
百斛龍鼎一筆扛。
殿前春風更努力,
莫放別人居第一。
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萬里送別羅必高赴省的作品。羅必高是印山先生羅天文的后代,他們家世代都以文學才華聞名。然而,近來文學之風漸漸衰落,書籍的種植也將絕跡。但今年有孫康鼎前來,給人們帶來了希望,仿佛問天能夠還我北斗魁的地位。印山的草木也因此而歡喜,印山的風云也重新煥發生機。詩人還提到了普州的衣缽傳承給了仇香,而仇香又將衣缽傳給了羅必高。羅必高年紀尚輕,但他的才華卓越,能夠扛起百斛重的龍鼎。他在殿前努力奮斗,不愿讓別人取代他成為第一。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羅必高為主題,表達了對文學傳承的關注和對新一代才華的期望。詩人通過描繪印山先生羅天文一脈的輝煌歷史,以及近來文學衰落的現狀,表達了對文學傳統的憂慮。然而,孫康鼎的到來給人們帶來了希望,詩中的北斗魁象征著文學的巔峰地位,預示著新一代的才華將能夠重振文學風采。詩人通過描繪印山的草木歡喜和風云復蘇,以及對羅必高年輕才華的贊美,表達了對文學復興的期待和對新一代的鼓勵。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文學的熱愛和對才華的贊美,同時也傳遞了對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視和對新生力量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