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葉 / 作者:蘇軾 |
田田抗朝陽,節節臥春水。
平鋪亂萍葉,屢動報魚子。
|
|
荷葉解釋:
《荷葉》是蘇軾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田田抗朝陽,
節節臥春水。
平鋪亂萍葉,
屢動報魚子。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荷葉的景象和動態。詩人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荷葉在朝陽下的形態,并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荷葉漂浮在春水中的美麗景象。荷葉平鋪在水面上,猶如亂落的浮萍葉子,荷葉在水中輕輕動搖,不斷傳遞著水面上魚兒所產下的魚卵的消息。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荷葉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感悟。首句“田田抗朝陽”,展現了荷葉的茂盛和堅韌,荷葉如田地一般廣闊,勇敢地對抗朝陽的照耀。接著,“節節臥春水”,詩人運用了重復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荷葉在春水中平鋪開來的景象,給人以平靜、寧靜的感受。
詩的后兩句“平鋪亂萍葉,屢動報魚子”,通過形象的描寫,表達了荷葉在水中輕輕搖曳的狀態。荷葉如平鋪的浮萍葉子一般,隨著水面的漣漪,不斷地搖動,同時也傳遞著水面上魚兒所產下的魚卵的動態。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勾勒出荷葉的形態和動態,展現出自然界的和諧與美麗。通過對荷葉的細致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敬畏。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象和精湛的描寫技巧,使人們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詩人對生命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