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太妃閣五首 / 作者:蘇軾 |
午景簾櫳靜,薰風草木酣。
誰知恭儉德,彩縷出親蠶。
|
|
皇太妃閣五首解釋:
《皇太妃閣五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皇太妃閣五首
午景簾櫳靜,
薰風草木酣。
誰知恭儉德,
彩縷出親蠶。
詩意:
這首詩以皇太妃閣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午后景象。簾櫳靜謐,薰風吹拂著草木,大家都沉浸在寧靜和愉悅之中。然后,詩人表達了對恭儉德行的贊美,提到了彩縷出自親手養蠶的事實,暗示了皇太妃對美德的追求和努力。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皇太妃閣的午后景象,展現了一幅寧靜、美麗的畫面。"午景簾櫳靜"一句,描繪了午后時分的寧靜和靜謐,使人感受到一種安詳的氛圍。"薰風草木酣"一句,則通過風吹拂草木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諧與愉悅。這兩句詩都通過對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美好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轉向表達對恭儉德行的贊美。"誰知恭儉德"這句話傳遞了一個問題,暗示了皇太妃所追求的美德可能并不為人所知。而"彩縷出親蠶"一句,則點明了皇太妃親手養蠶并從中獲取彩色絲線的事實。這里的"彩縷"可以被理解為皇太妃的美德和善行,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創造出了美好的事物。這種對美德的贊美,既表達了詩人對皇太妃的敬意,也彰顯了蘇軾對恭儉德行的推崇和稱贊。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景物和贊美美德,展現了寧靜和美好的氛圍,同時表達了對恭儉德行的推崇和贊賞。它通過微妙的描寫和隱喻,傳遞了對美德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