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跋陳簡齋奏草 / 作者:楊萬里 |
詩宗已上少陵壇,筆法仍抽逸少關。
真跡總歸天上去,獨留奏草在人間。
|
|
跋陳簡齋奏草解釋: 《跋陳簡齋奏草》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藝術創作的理解和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詩宗已上少陵壇,
筆法仍抽逸少關。
真跡總歸天上去,
獨留奏草在人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少陵壇為背景,少陵壇是一個供奉文學宗師杜甫的地方。詩人楊萬里在這里表達了自己對于詩歌創作的態度和追求。
首句“詩宗已上少陵壇”,表明楊萬里已經登上了詩歌宗師的地位,他的詩歌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然而,他并沒有因此而停止追求,而是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筆法。
第二句“筆法仍抽逸少關”,表達了楊萬里對于筆法的追求。他希望自己的筆法能夠更加出眾,更加超脫塵世的束縛,達到一種高超的境界。
接下來的兩句“真跡總歸天上去,獨留奏草在人間”,表達了楊萬里對于藝術創作的理解。他認為真正的藝術作品是超越凡俗的,是屬于天上的。然而,盡管真跡歸于天上,但是藝術家的創作仍然留存在人間,通過作品來奏響藝術的樂章。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楊萬里對于詩歌創作的追求和理解。他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達到高超的境界,超越塵世的束縛,同時也意識到藝術的真正價值在于能夠通過作品傳遞給人們,讓人們感受到藝術的美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