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 / 作者:楊萬里 |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甌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紛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萬變。
銀瓶首下仍尻高,注湯作字勢嫖姚。
不須更師屋漏法,只問此瓶當響答。
紫微仙人烏角巾,喚我起看清風生。
京塵滿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
嘆鼎難調要公理,策動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與寒儒,歸續茶經傅衲子。
|
|
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解釋: 《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是宋代楊萬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楊萬里在澹庵坐著觀察顯上人分茶的情景,并通過對茶的煎和分的比較,表達了作者對茶道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分茶何似煎茶好,
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禪弄泉手,
隆興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甌面,
怪怪奇奇真善幻。
紛如擘絮行太空,
影落寒江能萬變。
銀瓶首下仍尻高,
注湯作字勢嫖姚。
不須更師屋漏法,
只問此瓶當響答。
紫微仙人烏角巾,
喚我起看清風生。
京塵滿袖思一洗,
病眼生花得再明。
嘆鼎難調要公理,
策動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與寒儒,
歸續茶經傅衲子。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圍繞著茶展開,通過對茶的煎和分的比較,表達了作者對茶道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悟。
首先,作者提到分茶和煎茶的差異,認為分茶更加巧妙,而煎茶則稍顯不足。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細致和巧妙的生活態度的贊美。
接著,作者描述了禪師蒸水時的手法,形容其老練而嫻熟,而新玉爪則象征著春天的新生。這里通過對禪師手法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技藝和生命力的贊嘆。
然后,作者提到了兔甌面,形容茶的形態奇特而多變,真實而善良。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茶的多樣性和善意的贊美。
接下來,作者描述了茶的影子在寒江上的變化,形容茶的影響力廣泛而變幻莫測。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茶的影響力和變化性的贊嘆。
然后,作者提到銀瓶首下仍高,注湯時形成的字勢婀娜多姿。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茶具的美感和藝術性的贊美。
接著,作者提到紫微仙人喚醒他去欣賞清風的生機,希望通過清風洗滌塵埃,使眼睛重新明亮。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自然的贊美和對于清新的向往。
最后,作者提到嘆鼎難調需要公理,而策動茗碗則非公事。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認為茶道的修行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公理,而非一般的瑣事。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茶的描繪和比較,表達了作者對于茶道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悟,贊美了細致、巧妙、多樣性和善意,并表達了對于自然和清新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