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小兒壽俊家書 / 作者:楊萬里 |
父子初別雙淚垂,別我既久忘卻思。
忽得一書喜且悲,恰似向來初別時。
汝翁在官緣索米,吾兒在家勉經史。
舉頭二千四百里,亙山啼鳥偏入耳。
詩成自哦只自知,便風不敢寄吾兒。
汝望白云穿卻眼,若得此詩恐腸斷。
徑須父子早歸田,粗茶淡飯終殘年。
|
|
得小兒壽俊家書解釋: 《得小兒壽俊家書》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父子初別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兒子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父子初別雙淚垂,
別我既久忘卻思。
忽得一書喜且悲,
恰似向來初別時。
汝翁在官緣索米,
吾兒在家勉經史。
舉頭二千四百里,
亙山啼鳥偏入耳。
詩成自哦只自知,
便風不敢寄吾兒。
汝望白云穿卻眼,
若得此詩恐腸斷。
徑須父子早歸田,
粗茶淡飯終殘年。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與兒子初別時的情感。父子分別時,雙方都流下了淚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作者逐漸忘卻了對兒子的思念。然而,當作者突然收到兒子的家書時,喜悲交加,感覺就像是剛剛分別時的感覺一樣。詩中提到,兒子在家勤奮學習經史,而父親則在官場上辛勤工作,兩者相隔千里。盡管如此,作者仍能聽到遠方山中鳥兒的啼鳴聲,感受到兒子的存在。作者寫下這首詩,只有自己知道其中的含義,因為他不敢將這首詩寄給兒子,怕兒子看到后會傷心。作者希望兒子能夠看到白云穿過眼簾,即能看到這首詩,但又擔心這首詩會讓兒子傷心。最后,作者希望父子能早日團聚,過上簡樸的生活,共度余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父子分別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兒子的深深思念之情。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父子之間的牽掛和對家庭的向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溫馨和感動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