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魚 / 作者:楊萬里 |
老夫不柰熱,跣足坐瓦鼓。
臨池觀游魚,定眼再三數。
魚兒殊畏人,欲度不敢度。
一魚試行前,似報無他故。
眾魚初欲隨,幡然竟回去。
時時傳一杯,忽忽日將暮。
|
|
觀魚解釋: 《觀魚》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萬里。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池塘邊觀賞游魚的情景,并通過觀察魚兒的行為,表達了一種深刻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老夫不柰熱,跣足坐瓦鼓。
臨池觀游魚,定眼再三數。
魚兒殊畏人,欲度不敢度。
一魚試行前,似報無他故。
眾魚初欲隨,幡然竟回去。
時時傳一杯,忽忽日將暮。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思考。作者以老年人的身份,坐在瓦鼓旁邊,不怕炎熱,赤腳坐著。他凝視著池塘中游動的魚兒,一遍又一遍地數著它們。魚兒對人類有一種特殊的畏懼感,它們想要過河卻不敢過。其中一條魚試圖前行,但卻突然回頭,似乎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其他的魚兒起初也想跟隨它,但最終也都轉身回去了。在這個時刻,有人時不時地傳遞一杯酒,時間匆匆地過去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觀魚的場景,折射出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通過觀察魚兒的行為,表達了對人類行為的思考。魚兒畏懼人類,不敢過河,這或許可以看作是人類對未知和陌生的恐懼。而那條試圖前行的魚兒,卻又突然回頭,似乎表達了人類行為的不確定性和矛盾性。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富有哲理的畫面,引發讀者對人性和自然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