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題二首 / 作者:蘇軾 |
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歲月閑。
午夢任隨鳩喚覺,早朝又聽鹿催班。
|
|
失題二首解釋:
《失題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失題二首》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歲月閑。
午夢任隨鳩喚覺,
早朝又聽鹿催班。
譯文:
平都,天下古代的名山,
我自信地度過在山中的歲月悠閑。
午間的夢隨著鳩鳥的叫聲醒來,
清晨的朝會又聽到鹿群的催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蘇軾在山中度過寧靜自在的歲月。平都是指山中的一處平地,代表了山中的寧靜和安逸。蘇軾通過自信地生活在名山之中,展現了他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詩的第二句描述了作者在午間的時候被鳩鳥的叫聲喚醒。午夢任隨鳩喚覺,表達了作者在山中隨遇而安的心態。這種隨遇而安的態度也反映了蘇軾對世俗紛擾的厭倦,他希望能夠遠離喧囂,過上寧靜自在的生活。
詩的最后一句描繪了作者在早晨聽到鹿群催促的聲音,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了。這里的早朝是指早晨的時候,鹿催班則是指鹿群互相催促的聲音。這樣的描寫體現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機,也暗示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即與自然相融、順應自然的循環。
整首詩詞以自然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中的寧靜和自然景觀,表達了蘇軾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繁忙都市生活的反思。他通過與自然的交融,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心靈的寄托。這首詩詞反映了蘇軾獨特的人生感悟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展示了他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