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陳蹇叔郎中乙已上元晴和 / 作者:楊萬里 |
御柳梢頭晚不風,官梅面上雪都融。
如何閶闔新春夜,頓有芙蕖滿眼紅。
十里沙河人最鬧,三千世界月方中。
買燈莫費東坡紙,今歲鰲山不入宮。
|
|
和陳蹇叔郎中乙已上元晴和解釋: 《和陳蹇叔郎中乙已上元晴和》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御柳梢頭晚不風,
官梅面上雪都融。
如何閶闔新春夜,
頓有芙蕖滿眼紅。
十里沙河人最鬧,
三千世界月方中。
買燈莫費東坡紙,
今歲鰲山不入宮。
中文譯文:
皇宮柳樹梢頭晚風不起,
官梅花上的雪已經融化。
這樣的新春夜晚如何能夠平靜,
眼中卻充滿了盛開的芙蕖花的紅色。
十里河沙的人們最為熱鬧,
三千世界的明月正當中。
購買燈籠不要花費太多錢,
今年的鰲山不會進入皇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上元節的夜晚景象。詩人通過描寫柳樹和梅花,表達了春天的到來,暗示著新的一年即將開始。詩中的芙蕖花紅色象征著熱鬧和喜慶的氛圍。
詩人提到的十里河沙指的是人們慶祝上元節時的熱鬧場景,而三千世界的明月則是指皓月當空,照亮了整個世界。這些描寫展示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和人們的歡樂。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提到了鰲山不會進入皇宮,暗示了現實生活中的一種變化。這可能是對時代變遷的觀察和思考,也可能是對政治局勢的隱晦評論。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上元節的景象,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人們的喜慶心情,同時也蘊含了對社會變遷和政治現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