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崔十八見寄 / 作者:白居易 |
明朝欲見琴尊伴,洗拭金杯拂玉徽。
君乞曹州刺史替,我拋刑部侍郎歸。
倚瘡老馬收蹄立,避箭高鴻盡翅飛。
豈料洛陽風月夜,故人垂老得相依。
|
|
答崔十八見寄解釋:
《答崔十八見寄》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明朝欲見琴尊伴,
洗拭金杯拂玉徽。
君乞曹州刺史替,
我拋刑部侍郎歸。
倚瘡老馬收蹄立,
避箭高鴻盡翅飛。
豈料洛陽風月夜,
故人垂老得相依。
詩意: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回答崔十八的來信。詩中表達了白居易對崔十八的思念之情和對友誼的珍視。白居易表明了他愿意放棄官位,回到洛陽與崔十八相伴的決心,他愿意放下官場的繁華,追求內心真摯的情感和友誼。詩中也透露出白居易對洛陽的美好回憶,以及他期待與崔十八在洛陽共度晚年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白居易對友誼和真情的追求。他以琴和酒為象征,表達了對崔十八的思念,并表示愿意放下官位回到洛陽與崔十八相聚。詩中的倚瘡老馬和避箭高鴻是兩種不同的景象,倚瘡老馬象征著白居易在官場上的辛勞和痛苦,而避箭高鴻則象征著他渴望擺脫這些困擾,追求自由和寧靜的愿望。最后兩句表達了白居易對洛陽的美好回憶,以及他期待與崔十八在洛陽共度晚年的愿望。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用意深遠。白居易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友誼和真情的珍視,以及對官場的疲憊與厭倦。他愿意放棄官位的權力與榮耀,追求內心真摯的情感和真正的快樂。這首詩詞展現了白居易深厚的情感和對友誼、人生意義的思考,使讀者深受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