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野橋 / 作者:楊萬里 |
亦好亭兼弄月亭,磬湖不許兩通行。
誰拋螮蝀湖光尾,便有先生拄杖聲。
|
|
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野橋解釋: 《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野橋》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亦好亭兼弄月亭,
磬湖不許兩通行。
誰拋螮蝀湖光尾,
便有先生拄杖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園亭,其中有兩座亭子,一座名為“亦好亭”,另一座名為“弄月亭”。這兩座亭子之間有一座湖,名為“磬湖”。然而,磬湖并不允許人們通行。詩中提到了一個神秘的人物,他拋下了螮蝀(一種水生昆蟲)在湖中留下的光亮的尾巴,同時發出了敲擊拄杖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園亭和湖泊的景色,展現了楊萬里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受和表達。詩中的“亦好亭”和“弄月亭”都是雅致的亭子,給人以美好的聯想。然而,磬湖卻不允許人們通行,這種禁止增加了一種神秘感和詩意。詩中的“螮蝀湖光尾”和“先生拄杖聲”則增添了一種幽靜而富有韻律感的氛圍。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受,同時也展示了他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詩人傳達了一種寧靜、神秘和富有詩意的氛圍,引發讀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楊萬里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自然的敏感觸覺,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對自然美的獨特理解和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