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王用之判府監簿 / 作者:楊萬里 |
寅清堂上初相識,君如玉樹逢春碧。
滕王閣下重相從,君如天驥追秋風。
九州四海王魯公,有人不減漢八龍。
君才況是廊廟具,登庸衣缽親分付。
筍班小試云霄步,州麾妙琢湖山句。
君不見西京韋家父子間,阿成官職似阿賢。
皇朝呂家也不惡,大申小申相後先。
看君一武超韋呂,奄有龜蒙再封魯。
|
|
寄王用之判府監簿解釋: 《寄王用之判府監簿》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寅清堂上初相識,
君如玉樹逢春碧。
滕王閣下重相從,
君如天驥追秋風。
九州四海王魯公,
有人不減漢八龍。
君才況是廊廟具,
登庸衣缽親分付。
筍班小試云霄步,
州麾妙琢湖山句。
君不見西京韋家父子間,
阿成官職似阿賢。
皇朝呂家也不惡,
大申小申相後先。
看君一武超韋呂,
奄有龜蒙再封魯。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清晨的堂上初次相識,
你像一棵玉樹遇到了春天的碧綠。
滕王閣下重重相隨,
你像一匹天馬追逐秋風。
九州四海的王魯公,
有人不亞于漢朝的八位龍臣。
你的才華更勝廊廟之具,
登上廟堂,衣缽親自傳授。
在筍班中小試云霄步,
在州麾下妙手琢磨湖山之句。
你不知道西京的韋家父子之間,
阿成的官職與阿賢相似。
即使是皇朝的呂家也不會厭惡你,
大申小申相繼而后。
看君一武超過韋呂,
奄有龜蒙再次封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寄托之意向王用之判府監簿表達了作者對其的贊美和祝愿。詩中通過比喻和對比,描繪了王用之的才華和品德,以及他在官場上的卓越表現。
首先,作者以玉樹逢春碧和天驥追秋風來形容王用之的出眾才華和追求進取的精神。玉樹逢春碧象征著王用之的才華在官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而天驥追秋風則表達了他積極向上的進取心。
其次,作者通過九州四海的王魯公和漢八龍的比較,突出了王用之在官場上的卓越地位和影響力。他的才華不亞于漢朝的八位龍臣,顯示出他在政治上的重要性。
然后,作者提到了王用之在廊廟中的地位和責任。他登上廟堂,衣缽親自傳授,表明他在官場中具備了高尚的品德和責任感。
最后,作者通過對西京韋家父子和呂家的比較,再次突出了王用之的卓越之處。他不僅得到了韋家父子的賞識,而且即使是皇朝的呂家也不會厭惡他,顯示出他在政治上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整首詩詞以贊美之辭表達了作者對王用之的敬佩和祝愿,展現了王用之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卓越才華和品德。同時,通過比喻和對比的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