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見橘花二首 / 作者:楊萬里 |
花凈何須艷林,深不隔香。
初聞無處覓,小摘莫令長。
春落秋仍發,梅兼雪未強。
縹瓷汲寒甃,淺浸一技涼。
|
|
秋日見橘花二首解釋: 《秋日見橘花二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秋天里的橘花,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第一首:
花凈何須艷林,深不隔香。
初聞無處覓,小摘莫令長。
第二首:
春落秋仍發,梅兼雪未強。
縹瓷汲寒甃,淺浸一技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橘花為主題,通過對橘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第一首詩中,作者提到橘花的美麗不需要依靠繁茂的林木來襯托,它的芬芳能夠穿透深處,不受阻隔。作者表示初次聽聞橘花的美麗,卻無法找到它的蹤跡,因此提醒人們在發現美好時要及時抓住,不要讓它逝去。
第二首詩中,作者通過對橘花的描述,表達了秋天橘花的美麗依然綻放,而春天的花朵已經凋謝,冬天的梅花雖然含有雪的元素,但還沒有展現出強大的力量。作者用"縹瓷汲寒甃,淺浸一技涼"來形容橘花,意味著橘花像是一種精致的瓷器,吸取了寒冷的氣息,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橘花的美麗和獨特之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對橘花的描繪,詩人傳達了珍惜美好時刻的重要性,以及對生活中微小而美好事物的關注和贊美。這首詩以其簡潔、深刻的表達方式,展示了楊萬里獨特的詩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