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燒香七言 / 作者:楊萬里 |
琢瓷作鼎碧於水,削銀為葉輕如紙。
不文不武火力勻,閉閣下簾風不起。
詩人自炷古龍涎,但令有香不見煙。
素馨忽開抹利拆,低處龍麝和沉檀。
平生飽識山林味,不柰此香殊斌媚。
呼兒急取烝木犀,卻作書生真富賁。
|
|
燒香七言解釋: 《燒香七言》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琢瓷作鼎碧於水,削銀為葉輕如紙。
用琢瓷制作的香爐,宛如碧水中的鼎。削銀制成的香葉輕薄如紙。
不文不武火力勻,閉閣下簾風不起。
香爐不張揚,沒有文飾也沒有武裝,火力均勻。在閉閣的環境下,簾風不起,安靜無風。
詩人自炷古龍涎,但令有香不見煙。
詩人自己點燃了古代龍涎香,但是雖然有香味,卻看不到煙霧。
素馨忽開抹利拆,低處龍麝和沉檀。
清香突然散發,抹去了塵埃,低處散發著龍麝和沉檀的香氣。
平生飽識山林味,不柰此香殊斌媚。
詩人平生對山林的味道非常熟悉,但是這種香味卻與眾不同,獨具魅力。
呼兒急取烝木犀,卻作書生真富賁。
呼喚孩子們快速取來烝木犀(一種香料),卻讓我這位書生真正感受到了富貴的氣息。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香爐和香味,表達了詩人對于香氣的獨特感受和對富貴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將香味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展現了他對山林味道的深刻理解和對富貴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香氣的獨特感受,給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