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廬陵丞劉約之 / 作者:楊萬里 |
忠顯聞孫定不虛,西樞猶子故應殊。
鸞停梧上遺風在,鴈進松間得句無。
剩有老農歌贊府,未多薦墨送清都。
晦翁若問誠齋叟,上下千峰不要扶。
|
|
送廬陵丞劉約之解釋: 《送廬陵丞劉約之》是宋代楊萬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劉約的送別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友誼和自然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忠顯聞孫定不虛,
西樞猶子故應殊。
鸞停梧上遺風在,
鴈進松間得句無。
剩有老農歌贊府,
未多薦墨送清都。
晦翁若問誠齋叟,
上下千峰不要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廬陵丞劉約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劉約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首先,詩中提到了劉約的忠誠和才華,稱他為“忠顯”和“西樞”,并表示他的才華非同凡響。接著,詩中運用了鸞和鴈的形象,表達了劉約離去后留下的影響仍然存在,就像飛鳥停在梧桐上一樣。這種意象的運用,既表達了對劉約的贊美,也展示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
在詩的后半部分,楊萬里提到了自己是一個老農,雖然沒有多少機會在清都(指京城)展示自己的才華,但他仍然保持著對劉約的贊美之情。這種自謙和對友誼的真摯表達,使整首詩詞更加真實和感人。
最后兩句“晦翁若問誠齋叟,上下千峰不要扶”,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清凈生活的向往。晦翁指的是楊萬里自己,他希望能像誠齋叟一樣,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擾。上下千峰則象征著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作者希望能夠與自然融為一體,不依賴他人的扶持。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送別劉約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自然的思考,展示了他對劉約的敬佩和對清凈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自然景物的描繪,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情感和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