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曾無逸入為掌故 / 作者:楊萬里 |
吉文江水走玉虹,我家水西君水東。
有時相思即命駕,連床夜雨聽松風。
中間薄宦各分散,南飛駕鵝北飛鴈。
朝來驛騎打譙門,有客有客來相見。
聞君攜家入帝京,椎鼓發船天上行。
也能枉轍九十里,來訪江西道院僧。
詩家兩僊宿臺省,紅藥蒼苔紫薇影。
若問山僧作麼生,日晏鶯啼眠不醒。
|
|
送曾無逸入為掌故解釋: 《送曾無逸入為掌故》是楊萬里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吉文江水走玉虹,我家水西君水東。
江水如吉文一般奔流,我家的水在君家的水的東邊。
這兩句描繪了江水奔流的景象,表達了作者與君家相隔的距離。
有時相思即命駕,連床夜雨聽松風。
有時候思念之情就像命令一樣驅使著我,連在床上聽雨聲也能聽到松樹的風聲。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思念君家的情感,即使在夜晚聽雨聲也能感受到思念之情。
中間薄宦各分散,南飛駕鵝北飛鴈。
中間指的是作者與君家之間的距離,薄宦指的是作者的官職低微。各分散表示各自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南飛駕鵝北飛雁表示作者和君家分別南北飛行。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和君家因為各自的境遇而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象征著他們的離別。
朝來驛騎打譙門,有客有客來相見。
早晨驛站的騎手敲打著譙門,有客人來相互拜訪。
這兩句描繪了早晨驛站熱鬧的場景,表達了有人來拜訪的喜悅。
聞君攜家入帝京,椎鼓發船天上行。
聽說君家帶著家人進入帝京,擂鼓發船上天行。
這兩句表達了聽說君家要進入帝京的消息,象征著君家的升遷和離別。
也能枉轍九十里,來訪江西道院僧。
即使繞了九十里的彎路,也要前來拜訪江西道院的僧人。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即使繞了很遠的路也要前來拜訪江西道院的僧人,表現了他對學問的追求和對僧人的尊敬。
詩家兩僊宿臺省,紅藥蒼苔紫薇影。
詩人們兩位仙人在臺省宿營,紅藥和蒼苔都是紫薇花的別稱。
這兩句描繪了詩人們在臺省宿營的情景,以及紫薇花的美麗。
若問山僧作麼生,日晏鶯啼眠不醒。
如果問起山中的僧人過著怎樣的生活,白天晚了鶯鳥的啼叫也無法將他們喚醒。
這兩句表達了山中僧人的寧靜生活,即使白天晚了鶯鳥的啼叫也無法打擾他們的安眠。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水奔流、思念之情、離別和拜訪等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君家的思念和對學問的追求。同時,通過描繪驛站的熱鬧場景和山中僧人的寧靜生活,展現了不同的人生境遇和生活狀態。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為表達手法,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