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晴過猿藤逕 / 作者:楊萬里 |
厭雨欣初霽,貪程敢晏眠。
排天雙壁起,受日一峰先。
入逕惟逢樹,無人況有煙。
藤深猿不見,聲到客愁邊。
|
|
曉晴過猿藤逕解釋: 《曉晴過猿藤逕》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厭雨欣初霽,
貪程敢晏眠。
排天雙壁起,
受日一峰先。
入逕惟逢樹,
無人況有煙。
藤深猿不見,
聲到客愁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詩人對雨過天晴的景象感到厭倦,卻又欣喜于初霽的美景。他貪戀著這美麗的景色,敢于延長自己的睡眠時間。當他走進一條藤蔓纏繞的小徑時,他看到兩側的山壁豎立,仿佛是天空的屏障,而太陽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最高的山峰上。在小徑中,他只能看到樹木,而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縷煙霧彌漫。藤蔓茂密,猿猴卻無法被看見,它們的聲音傳到了客人的愁邊。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展示了楊萬里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感悟。詩人通過對雨過天晴的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美麗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對寧靜時刻的向往。他在描繪小徑時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將天空的山壁和太陽的山峰相對應,形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詩人通過描繪小徑中的樹木、煙霧和無人的情景,營造出一種寧靜和幽靜的氛圍。最后,詩人以猿猴的聲音傳到客人愁邊來結束詩篇,給人以一種深深的思索和遺憾之感。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楊萬里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悟和對寧靜時刻的向往。它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通過對細節的描繪,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成為了楊萬里作品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