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惠勤初罷僧職 / 作者:蘇軾 |
軒軒青田鶴,郁郁在樊籠。
既為物所縻,遂與吾輩同。
今來始謝去,萬事一笑空。
新詩如洗出,不受外垢蒙。
清風入齒牙,出語如風松。
霜髭茁病骨,饑坐聽午鐘。
非詩能窮人,窮者詩乃工。
此語信不妄,吾聞諸醉翁。
|
|
僧惠勤初罷僧職解釋:
《僧惠勤初罷僧職》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軒軒青田鶴,郁郁在樊籠。
優美的青田鶴,羽毛豐滿,被困在鳥籠之中。
既為物所縻,遂與吾輩同。
既然被物質所束縛,與我們一樣。
今來始謝去,萬事一笑空。
現在終于解脫了,對于過去的一切都只能一笑置之。
新詩如洗出,不受外垢蒙。
新的詩篇如同洗凈的白紙,沒有被外界的污垢所遮蔽。
清風入齒牙,出語如風松。
清風吹入牙齒之間,說話如同風吹松樹一般悠然自得。
霜髭茁病骨,饑坐聽午鐘。
臉上有霜髭,身體羸弱病患,饑餓地坐著聽午時的鐘聲。
非詩能窮人,窮者詩乃工。
不是詩能使人貧窮,貧窮者才能寫出真正的詩篇。
此語信不妄,吾聞諸醉翁。
這句話不是妄言,我曾聽過許多醉酒者說過類似的話。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蘇軾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悟。他通過描述被困在鳥籠中的青田鶴,表達了自己被物質束縛的感受,但最終他對這種束縛有了一種超脫的態度,用一笑置之來對待一切。他認為自己寫的新詩如同洗凈的白紙,沒有被外界的污垢所遮蔽,言辭流暢自然,表達自由。詩人以自然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表達了對詩歌創作的堅持和對物質束縛的超越。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蘇軾的詩意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同時也展示了他豁達從容的心態和對詩歌創作的自信與堅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