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紵歌舞四時詞春 / 作者:楊萬里 |
人生春睡要足時,海波可乾山可移。
珠宮宴罷曉星出,不是天上無鳴雞。
昨來坐朝到日落,君王何曾一日樂。
上林平樂半蒼苔,桃花又去楊花來。
|
|
白紵歌舞四時詞春解釋: 《白紵歌舞四時詞春》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人生春天的美好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人生春睡要足時,
海波可乾山可移。
珠宮宴罷曉星出,
不是天上無鳴雞。
昨來坐朝到日落,
君王何曾一日樂。
上林平樂半蒼苔,
桃花又去楊花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天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活的熱愛。
首先,詩中提到了人生春睡要足時,意味著人們在春天應該充分享受生活,不要虛度光陰。接著,作者運用了海波可乾山可移的形象,表達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春天給人們帶來的無限可能。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通過描繪珠宮宴罷、曉星出現的場景,表達了春天的喜悅和活力。他說不是天上無鳴雞,意味著春天的早晨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
接著,詩中提到了君王坐朝到日落,卻沒有一天快樂。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君王的同情和對權力的思考,暗示了權力的榮華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
最后兩句詩,作者描繪了上林平樂半蒼苔的景象,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更迭。桃花離去,楊花又來,暗示了春天的變化和生命的輪回。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活的熱愛。它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