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僧五首·缽塔院如大師(師年八十三) / 作者:白居易 |
百千萬劫菩提種,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將何報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諸天眼,清凈無塵幾地心。
每歲八關(guān)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
|
贈僧五首·缽塔院如大師(師年八十三)解釋:
《贈僧五首·缽塔院如大師(師年八十三)》是唐代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百千萬劫菩提種,
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
將何報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諸天眼,
清凈無塵幾地心。
每歲八關(guān)蒙九授,
殷勤一戒重千金。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向缽塔院的大師致敬的五首之一,大師已經(jīng)八十三歲了。詩中表達了對大師的敬佩和贊頌,同時也探討了修行和報答佛恩的主題。詩人認(rèn)為大師在過去的百千萬劫中種下了菩提的種子,八十三年來一直努力修行,積累了豐富的功德。詩人詢問如果不堅持苦行修行,又該如何回報佛陀的深厚恩德。他贊美大師的慈悲心不停息,猶如諸天的眼睛,他的心清凈無塵,幾乎達到了無欲無求的境地。最后,詩人提到大師每年八關(guān)都能通過,九授戒律,顯示了大師對于戒律的重視和殷勤。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僧人大師的崇敬之情。白居易通過描繪大師的修行歷程和境界,傳達了對佛法的尊重和對修行道路的思考。詩中的"百千萬劫菩提種"和"八十三年功德林"表達了大師經(jīng)歷了漫長而艱苦的修行歷程,積累了豐富的功德。"慈悲不瞬諸天眼,清凈無塵幾地心"這兩句描繪了大師內(nèi)心的善念和超脫塵俗的境界。最后,詩人提到大師每年都能通過八關(guān)、九授戒律,表達了對大師對戒律的重視和刻苦修行的態(tài)度。
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深深的敬意和思考修行的態(tài)度,表達了對佛教和修行者的贊頌和敬佩。它展示了詩人對于修行的理解和對佛法的推崇,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對于佛教的尊重和關(guān)注。這首詩以其深刻的詩意和內(nèi)涵,使人們對于修行的價值和意義產(chǎn)生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