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查瀨 / 作者:楊萬里 |
眼底常山一武中,上灘更得半帆風。
青天以水為銅鏡,白鷺前身是釣翁。
舊日岸頭渾改盡,數尖山觜忽攙空。
老夫只費五六日,行盡浙山西復東。
|
|
過查瀨解釋: 《過查瀨》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經過查瀨地區的景色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眼底常山一武中,
上灘更得半帆風。
青天以水為銅鏡,
白鷺前身是釣翁。
舊日岸頭渾改盡,
數尖山觜忽攙空。
老夫只費五六日,
行盡浙山西復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楊萬里自己的旅行經歷為背景,通過描繪查瀨地區的景色和感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旅途的感慨。
詩的開頭,作者描述了眼前的山巒,表達了自然山水的壯麗和恒久存在的感覺。接著,作者提到自己乘船過河,得到了順風助力,形容旅途順利。
接下來的兩句,作者以青天和水相比,將水比喻為銅鏡,形容水面的平靜如同一面明亮的鏡子。白鷺是一種常見的水鳥,作者將其前身比作釣魚的漁夫,形象地描繪了白鷺在水中優雅自如的形態。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過去的景象已經改變,岸頭的景色不再如舊。數尖山觜忽攙空,表達了山峰的形態變化和景色的多變。最后兩句,作者表示自己只花了五六天的時間,就行遍了浙江山西和東部地區,展現了作者的旅行能力和對旅途的豪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旅途的變化,展示了楊萬里對自然美的敏銳觀察和對旅行的熱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感慨,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