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土筧岡 / 作者:楊萬里 |
木落初宜菜,亭荒不復茅。
牛分叉路口,鸛立禿松梢。
秋熱方升日,朝涼更迥郊。
襄年走塵鞅,何計返云巢。
|
|
過土筧岡解釋: 《過土筧岡》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木落初宜菜,亭荒不復茅。
牛分叉路口,鸛立禿松梢。
秋熱方升日,朝涼更迥郊。
襄年走塵鞅,何計返云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詩的開頭寫道:“木落初宜菜,亭荒不復茅。”這里描繪了秋天的景色,樹木已經落葉,菜地上的蔬菜初顯,亭子已經荒廢,不再有茅草覆蓋。這種景象暗示著季節的變遷和時光的流逝。
接下來的兩句寫道:“牛分叉路口,鸛立禿松梢。”這里描繪了一只牛在路口分岔處停下來,一只鸛站在光禿禿的松樹頂端。這種畫面給人一種靜謐和凄涼的感覺,也暗示了人生中選擇的重要性和孤獨感。
接著的兩句寫道:“秋熱方升日,朝涼更迥郊。”這里描繪了秋天的氣候變化,早晨雖然涼爽,但隨著太陽升起,溫度逐漸升高。這種變化也象征著人生中的起伏和變化。
最后兩句寫道:“襄年走塵鞅,何計返云巢。”這里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和對歸家的渴望。詩人意識到時間的流逝,希望能夠回到自己的故鄉,回到云巢般的家園。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中的景象和意象都富有哲理和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