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胥口,江水大漲,舟楫不進 / 作者:楊萬里 |
北江西水兩相逢,胥口波濤特地雄。
萬事向儂冰與炭,一生行役雨和風。
急流欲上人聲鬧,近岸還移牽路窮。
河伯喜歡儂苦惱,并將恩怨惱天公。
|
|
過胥口,江水大漲,舟楫不進解釋: 《過胥口,江水大漲,舟楫不進》是宋代楊萬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北江西水與胥口交匯處的情景,江水暴漲,船只無法前進。詩中表達了作者面對困境時的堅韌和無奈,以及他對命運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北江西水兩相逢,
胥口波濤特地雄。
萬事向儂冰與炭,
一生行役雨和風。
急流欲上人聲鬧,
近岸還移牽路窮。
河伯喜歡儂苦惱,
并將恩怨惱天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北江西水與胥口的交匯處為背景,描繪了江水暴漲的景象。詩中的“北江西水”指的是長江的支流,而“胥口”則是指江水與胥水交匯的地方。作者通過描繪波濤洶涌的江水,表達了自然界的威力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詩中的“萬事向儂冰與炭,一生行役雨和風”表達了作者面對困境時的堅韌和無奈。作者將自己比作冰與炭,表示他在生活中承受了各種困難和挫折,如同冰與炭一般堅韌。他的一生都在行役中度過,無論是遇到雨還是風,都要堅持前行。
詩中的“急流欲上人聲鬧,近岸還移牽路窮”描繪了急流涌動的景象,人們的聲音喧囂不已。作者感嘆自己的船只無法靠近岸邊,路途艱難。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在生活中遇到了困境和阻礙,無法輕易實現自己的目標。
最后兩句“河伯喜歡儂苦惱,并將恩怨惱天公”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思考。河伯是水神,這里可以理解為命運之神。作者認為河伯喜歡看到他的苦惱,將恩怨之事告訴了天公,暗示了作者對命運的無奈和無法改變的命運安排。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水暴漲的景象,表達了作者面對困境時的堅韌和無奈,以及對命運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抒發,展現了楊萬里獨特的詩意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