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摩舍那灘石峰 / 作者:楊萬里 |
好山近看未為奇,遠看全勝近看時。
回望七峰云外筍,兩峰高絕五峰低。
|
|
回望摩舍那灘石峰解釋: 《回望摩舍那灘石峰》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回望摩舍那灘石峰的景色,通過近看和遠看的對比,表達了山峰的壯麗和美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好山近看未為奇,
遠看全勝近看時。
回望七峰云外筍,
兩峰高絕五峰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摩舍那灘石峰為背景,通過對山峰的觀察和感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思考。
首先,作者說“好山近看未為奇”,意思是從近處觀看這座山并不特別出眾,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遠看全勝近看時”,遠處觀望時,山峰的壯麗之處才得以展現。這種對比揭示了近處和遠處觀看景物的不同感受,也暗示了人們需要放眼遠方,超越眼前的狹隘視野,才能真正領略到事物的美妙之處。
接下來,作者描述了山峰的形態。他說“回望七峰云外筍”,意味著從遠處望去,七座山峰如同云朵之上的竹筍一般挺拔。而“兩峰高絕五峰低”,則表明其中兩座山峰高聳入云,超越其他五座山峰。這種高低錯落的山峰形態,給人以壯麗和獨特的感受。
整首詩通過對山峰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和深入思考。同時,通過近遠對比和高低錯落的山峰形態,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越眼前的視野,去發現事物真正美妙之處的意境。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