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吳仁杰架閣玩芳亭 / 作者:楊萬里 |
洞庭波上木葉脫,巫山宅前野花發(fā)。
子規(guī)啼殺不見人,空令千載憶靈均。
春蘭九畹百畝蕙,自榮自落誰能佩。
澤國東山最上頭,有客玩芳杜若洲。
扁舟夜上人鮓甕,手掇騷人眾芳種。
皈來夢到閬風臺,靈均花草和露栽。
寄言眾芳未要開,更待誠齋老子來。
|
|
寄題吳仁杰架閣玩芳亭解釋: 《寄題吳仁杰架閣玩芳亭》是宋代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洞庭波上木葉脫,
巫山宅前野花發(fā)。
子規(guī)啼殺不見人,
空令千載憶靈均。
春蘭九畹百畝蕙,
自榮自落誰能佩。
澤國東山最上頭,
有客玩芳杜若洲。
扁舟夜上人鮓甕,
手掇騷人眾芳種。
皈來夢到閬風臺,
靈均花草和露栽。
寄言眾芳未要開,
更待誠齋老子來。
詩詞的中文譯文:
洞庭湖波上的木葉脫落,
巫山宅前的野花盛開。
子規(guī)啼叫聲殺死了人,
千載之久令人空想起靈均。
春天的蘭花在九塊田地上,百畝蕙草盛開,
自得其樂,自然凋落,誰能理解?
澤國東山最高處,
有客人在芳杜若洲游玩。
夜晚,扁舟上的人在鮓甕中取食,
手中拿著騷人的各種芳香植物種子。
我皈依而來,夢見閬風臺,
靈均的花草和露水一同栽種。
寄語眾多的花朵,還未開放,
還等待著誠齋老子的到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景象,以及詩人對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贊美和思考。
詩的開頭,洞庭湖波上的木葉脫落,巫山宅前的野花盛開,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變化和生機。然而,子規(guī)的啼叫聲卻沒有人能看到,這句表達了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春天的蘭花在九塊田地上盛開,自得其樂,自然凋落。這句表達了自然界的自然規(guī)律和生命的輪回,以及人們對這種自然之美的贊嘆和思考。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繪了澤國東山最高處的芳杜若洲,有客人在那里游玩。夜晚,船上的人取食,手中拿著各種芳香植物的種子。這里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互動和共生,以及人們對美的追求和享受。
最后,詩人寄語眾多的花朵,希望它們能開放,等待誠齋老子的到來。這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與自然的互動,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贊美,以及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