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夕雨余 / 作者:楊萬里 |
虛堂無人獨自行,畫檐雨歇殘點聲。
朝來余暑忽然過,昨來初暑誰能那。
一生畏暑如於菟,老年畏暑菟不如。
人言嶺南分外熱,匹似江南猶可說。
今年六月雨如秋,只今七月當更愁。
短檠幸未臥墻角,喚取渠來相慱約。
老眼那能舒簡編,只要玉蟲伴杯酌。
|
|
秋夕雨余解釋: 《秋夕雨余》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秋天的夜晚,獨自在虛堂中行走,聽著雨點敲擊畫檐的聲音。詩人感嘆朝來的涼爽突然過去,昨天的炎熱又是誰能預料得到。詩人一生都害怕炎熱,但老年人對炎熱的畏懼更勝一籌。人們說嶺南地區格外炎熱,但與江南相比還算可以忍受。今年六月的雨水如同秋天一般,而現在七月的天氣更加令人憂愁。幸好短檠(指竹竿)還沒有被放在墻角,可以叫人拿來作為支撐。老眼睛已經看不清楚了,只要有玉蟲(指酒杯)陪伴著,就足夠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夜晚和詩人對炎熱的厭惡,表達了對逝去夏季的懷念和對即將到來的秋天的憂慮。詩人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相結合的方式,展現了對歲月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