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峽歌 / 作者:楊萬里 |
峽山未到日日愁,峽山已到愁卻休。
不是朝來愁便散,愁殺人來山不管。
昨宵遠望最高尖,今朝近看云隔簾。
樓船沖雨過山下,兩扇屏風生色畫。
江神不遣客心驚,云去云來遮巖扃。
忽然褰云露山腳,仰見千丈翠玉削。
篙師相賀漲痕落,今夕可到鴉磯泊。
|
|
入峽歌解釋: 《入峽歌》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峽山未到日日愁,
峽山已到愁卻休。
不是朝來愁便散,
愁殺人來山不管。
昨宵遠望最高尖,
今朝近看云隔簾。
樓船沖雨過山下,
兩扇屏風生色畫。
江神不遣客心驚,
云去云來遮巖扃。
忽然褰云露山腳,
仰見千丈翠玉削。
篙師相賀漲痕落,
今夕可到鴉磯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楊萬里在旅途中穿越峽山的心情和景色。詩人在未到達峽山之前,每天都感到憂愁;但一旦到達峽山,憂愁卻消失了。詩人觀察到,朝陽升起時憂愁散去,但憂愁再次襲來時,山脈并不關心。詩人回顧昨夜,遠遠望見山峰最高處,而今天近看時,云霧遮擋了視線。樓船在雨中穿過山下,兩扇屏風上繪制著美麗的景色。江神不讓客人心生驚慌,云霧來去遮擋了山門。突然間,云霧升起,山腳露出,仰望之下,看到了千丈高的翠玉山峰。篙師們互相慶賀漲潮的痕跡,今晚可以停靠在鴉磯。
賞析:
這首詩詞以峽山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的心情和山水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旅途中的變化和美景的感受。詩人通過對峽山的描繪,展示了山水的變幻和神秘感。詩中的憂愁象征著詩人內心的煩惱和困擾,而山脈則被描繪成不受人類情感影響的存在。詩人通過對山水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楊萬里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