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柏子 / 作者:楊萬里 |
皺殼傾來紫麥新,中藏瓊米不勝珍。
胡桃松實何曾吃,卻嚼秋風柏子仁。
|
|
拾柏子解釋: 《拾柏子》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秋天拾取柏子的情景,并通過對柏子的描述,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皺殼傾來紫麥新,
中藏瓊米不勝珍。
胡桃松實何曾吃,
卻嚼秋風柏子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柏子為主題,通過對柏子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感悟。
首先,詩中提到的“皺殼傾來紫麥新”,形象地描繪了柏子的外貌。柏子的果殼呈現出紫色,而柏子本身則是新鮮的。這種對細節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敏銳觀察和細膩表達。
接著,詩中提到的“中藏瓊米不勝珍”,表達了柏子內部的珍貴之處。柏子的內部果肉被比作珍貴的瓊米,暗示了柏子的美味和珍貴。這種對柏子內部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柏子的獨特之處。
然后,詩中提到的“胡桃松實何曾吃”,暗示了作者對其他美味果實的不屑。胡桃和松子是常見的堅果,但作者卻表示自己從未品嘗過它們。這種對胡桃和松子的不屑,與對柏子的珍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柏子的特殊地位。
最后,詩中提到的“卻嚼秋風柏子仁”,表達了作者對柏子的品味和享受。作者將柏子比作秋風中的美味果仁,暗示了柏子的美味和滋味。這種對柏子的品味,不僅是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也是對生活的享受和感悟。
總的來說,楊萬里的《拾柏子》通過對柏子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使得詩意更加豐富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