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江曉晴 / 作者:楊萬里 |
昨夜何緣不峭寒,今農端要放晴天。
窗間波日如樓上,簾外霜風似臘前。
近水人家隨處好,上春物色不勝妍。
皈時二月三吳路,桃杏香中慢過船。
|
|
松江曉晴解釋: 《松江曉晴》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昨夜何緣不峭寒,
昨晚為何不寒冷,
今農端要放晴天。
今天農事開始晴朗。
窗間波日如樓上,
窗戶間的陽光如同樓上的光景,
簾外霜風似臘前。
簾外的寒風像臘月前的寒冷。
近水人家隨處好,
靠近水邊的人家無處不美好,
上春物色不勝妍。
春天的景物色彩豐富,美不勝收。
皈時二月三吳路,
追隨時光,二月三日,來到吳地,
桃杏香中慢過船。
桃花和杏花的芬芳,慢慢地隨著船行駛。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早晨景象。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昨夜和今天的對比,突出了春天的美好和溫暖。詩中還描繪了窗間的陽光和簾外的寒風,展示了作者對細節的觀察和對自然的感悟。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時光的珍惜和對旅途的悠閑。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給人以愉悅和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