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浩然李致政義概堂 / 作者:楊萬里 |
非俠非狂非逸民,讀書謀國不謀身。
一封北闕三千牘,再活西州六萬人。
雨露晚從天上落,芝蘭親見掌中新。
仁心義概絲綸語,長掛巴山月半輪。
|
|
題浩然李致政義概堂解釋: 《題浩然李致政義概堂》是宋代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非俠非狂非逸民,
Notahero,notamadman,notanidleman,
讀書謀國不謀身。
Readingforthesakeofthecountry,notforpersonalgain.
一封北闕三千牘,
Aletterofthreethousandwordssenttotheimperialcourt,
再活西州六萬人。
Revivingsixtythousandpeopleinthewesternregion.
雨露晚從天上落,
Rainanddewfallfromtheskyintheevening,
芝蘭親見掌中新。
Orchidsandlilieswitnessthenewachievementsinone'shands.
仁心義概絲綸語,
Kindnessandrighteousnessareexpressedindelicatewords,
長掛巴山月半輪。
Hanginglikeahalf-moonovertheBashanMountains.
這首詩詞表達了楊萬里的思想和情感。他自稱既不是俠義之士,也不是狂妄之人,更不是逸游之民。他的讀書之道是為了謀國家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利。他用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希望能夠喚起北方朝廷的關注,振興西部地區(qū)的經濟和人民的生活。他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帶來巨大的變化,就像雨露滋潤大地一樣,讓芝蘭等美好的事物在人們的掌中綻放。他的言辭中充滿了仁義之心,用細膩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的理想和希望就像巴山上的半輪明月一樣長久掛在那里,永不消逝。
這首詩詞展示了楊萬里的愛國情懷和對社會發(fā)展的關注。他以自己的行動和言辭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人民的關懷。通過讀書和思考,他希望能夠為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貢獻。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表達了作者的理想和價值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