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秦太虛梅花 / 作者:蘇軾 |
西湖處士骨應槁,只有此詩君壓倒。
東坡先生心已灰,為愛君詩被花惱。
多情立馬待黃昏,殘雪消遲月出早。
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處,點綴裙腰紛不掃。
萬里春隨逐客來,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開我已病,今年對花還草草。
不如風雨卷春歸,收拾余香還畀昊。
|
|
和秦太虛梅花解釋:
《和秦太虛梅花》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湖處士骨應槁,
只有此詩君壓倒。
東坡先生心已灰,
為愛君詩被花惱。
多情立馬待黃昏,
殘雪消遲月出早。
江頭千樹春欲暗,
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處,
點綴裙腰紛不掃。
萬里春隨逐客來,
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開我已病,
今年對花還草草。
不如風雨卷春歸,
收拾余香還畀昊。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蘇軾對梅花的思考和感慨。詩人自稱為西湖處士,意指自己的志向和才情被時光所消磨。他堅信自己在詩歌創作方面的才華勝過秦太虛,但此詩卻被梅花所干擾,使他無法完成。詩人多情地立在馬上等待黃昏,殘雪融化遲,月亮卻早早升起。江頭的樹木已經將春天的氣息遮掩,唯有一枝斜倚在竹外,更加美好動人。孤山山下是詩人醉臥的地方,裙腰上點綴的梅花不再整齊,顯得凌亂而不掃。萬里春天隨著旅客的到來而逐漸展現,而十年的花開卻見證了佳人的老去。去年梅花盛開時,詩人已經生病了,今年對梅花的情感只能匆匆寫下。詩人認為不如讓風雨卷走春天的歸來,將余香收拾好,留給上蒼。
賞析:
《和秦太虛梅花》是蘇軾對梅花的贊美和自我反思之作。詩人通過描寫自己和秦太虛的對比,表達了對自己才情未得到充分發揮的失落和無奈之情。梅花作為冬天中的獨特花卉,常常被視為堅韌和頑強的象征,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梅花聯系在一起,表達了他對堅持、奮斗和追求藝術的熱愛和執著。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通過對梅花、雪景、樹木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細膩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詩人以自然景物為媒介,抒發了自己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呈現出一種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藝術的追求,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