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過側溪山下 / 作者:楊萬里 |
看山妙處幾曾知,落照斜明始覺奇。
皺盡衣裳紋欲裂,爭先頭角遠相追。
松梢別放六峰出,江底倒將千嶂垂。
一路詩篇渾漫與,側溪端的不相虧。
|
|
晚過側溪山下解釋: 《晚過側溪山下》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側溪山下的晚上的景色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看山妙處幾曾知,
落照斜明始覺奇。
皺盡衣裳紋欲裂,
爭先頭角遠相追。
松梢別放六峰出,
江底倒將千嶂垂。
一路詩篇渾漫與,
側溪端的不相虧。
這首詩的詩意是通過描繪山下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感悟。
在詩中,作者感嘆自己對山的奇妙之處了解得很少,只有在夕陽斜照下,才開始感受到山的美麗。他描述了夕陽的余輝照在山上,使得山的輪廓更加清晰,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
接著,作者用衣裳的皺紋欲裂來比喻山的峻峭,形容山峰之間的競爭和追逐。他說松樹的枝梢像是把六座山峰分開,江水倒映著千嶂的倒影。這些景象使得整個山水之間充滿了詩意和浪漫。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詩篇與山水之間的相得益彰,他認為自己的詩篇與側溪山的美景相得益彰,互相襯托,不相虧損。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山下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感悟,展現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領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