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邊月上二首 / 作者:楊萬里 |
正月十四夜,如何月便團。
似知吾輩出,頭借上元看。
|
|
溪邊月上二首解釋: 《溪邊月上二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正月十四夜的景象,月亮升起在溪邊。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正月十四夜,如何月便團。
似知吾輩出,頭借上元看。
第二首:
溪邊月上時,照見白云飛。
不知何處去,應是天邊歸。
這首詩通過描繪月亮升起在溪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的月亮被形容為"團",意味著它的圓滿和完整。詩人感嘆自己的存在,認為月亮似乎知道他們這些人類的出現,并借給他們上元節的機會來觀賞。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正月十五,人們會在這一天觀賞月亮、放燈籠和燃放煙花。
第二首詩中,詩人描述了月亮照耀下的白云飛舞的景象。他不知道這些白云飛向何處,但猜測它們可能是飛回天空的。這種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對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感慨。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通過對月亮和白云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它展示了楊萬里細膩的感受力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