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泊舟廟山 / 作者:楊萬里 |
平水長先曉,無風(fēng)也自濤。
煙昏山昜遠,岸潤樹難高。
去鷹鳴相報,游魚冷總逃。
輕寒容可忍,清眺得辭勞。
|
|
曉泊舟廟山解釋: 《曉泊舟廟山》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清晨停舟在廟山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平水長先曉,無風(fēng)也自濤。
煙昏山昜遠,岸潤樹難高。
去鷹鳴相報,游魚冷總逃。
輕寒容可忍,清眺得辭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清晨的景色。詩人用“平水長先曉,無風(fēng)也自濤”來形容湖水平靜,但卻有濤聲,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生機。接著,詩人描述了山脈被煙霧籠罩,遠處的山峰隱約可見,樹木在岸邊沾濕,難以高聳。這些描寫給人一種朦朧、迷離的感覺,增加了詩的意境。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動物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說:“去鷹鳴相報,游魚冷總逃”,意味著鷹的叫聲傳達了離去的消息,而游魚則逃離了寒冷的水域。這些動物的行為與詩人的心境相呼應(yīng),表達了他對繁忙世界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
最后兩句“輕寒容可忍,清眺得辭勞”,表達了詩人對清晨寒冷的容忍和對清新景色的欣賞。他通過停舟在廟山,遠離喧囂,享受寧靜的時刻,得到了心靈的寧靜和解脫。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表達了對繁忙世界的厭倦和對自然的追求。這種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的追求,體現(xiàn)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思想和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