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檐滴 / 作者:楊萬里 |
檐滴疏疏亦幾何,滴將苦砌出圜窠。
就中漱滌偏精巧,泥土都無石子多。
|
|
檐滴解釋: 《檐滴》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屋檐上滴水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瑣事的關注和對細節的敏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檐滴疏疏亦幾何,
滴將苦砌出圜窠。
就中漱滌偏精巧,
泥土都無石子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屋檐上滴水的景象為題材,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細節的觀察和對生活瑣事的關注。詩中的“檐滴疏疏亦幾何”,形象地描繪了滴水的稀疏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細小事物的關注和對生活的細致體驗。
接著,詩人用“滴將苦砌出圜窠”來形容滴水的痕跡,這里的“苦砌”意味著滴水的痕跡像是經過辛苦堆砌而成的,而“圜窠”則指的是滴水形成的圓形凹陷。這種描寫方式既展示了作者對細節的敏感,也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瑣事的認真態度。
最后兩句“就中漱滌偏精巧,泥土都無石子多”,表達了滴水的清潔和精致。詩人通過對滴水的描繪,強調了細節的重要性,以及對生活中微小事物的關注和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通過對滴水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細節的關注和對生活瑣事的敏感。詩中蘊含著對生活的細致體驗和對細小事物的珍視,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細節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