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聞風聲 / 作者:楊萬里 |
作寒作暑無處避,開花落花盡他意。
只有夜聲殊可憎,偏攪愁人五更睡。
幸自無形那有聲,無端樹子替渠鳴。
斫盡老槐與枯柳,更看渠儂作麼生。
|
|
夜聞風聲解釋: 《夜聞風聲》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聽到風聲,
冬天和夏天都無處可避,
開花和落花都順從它的意愿。
只有夜晚的聲音特別可惡,
特意擾亂人們五更時的睡眠。
幸好它沒有形體只有聲音,
無緣無故的樹葉代替它鳴叫。
老槐樹和枯柳樹都被砍得幾乎沒有了,
還要看它們怎么重新生長。
詩意和賞析:
《夜聞風聲》是楊萬里以自然景觀為背景,抒發對夜晚風聲的煩躁和對人生境況的思考的作品。詩人把自然界的風聲與人的痛苦境況相對照,通過對風聲的描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不安和失眠的苦悶。
詩中詩人描繪了一幅夜晚的場景,無論是寒冷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天,人們都無處可逃避。開花和落花都隨風而動,任憑風的意愿擺布。然而,唯獨夜晚的聲音讓人討厭,它在人們五更時刻擾亂睡眠,令人愁緒纏繞。
然而,詩人也表達了一絲慶幸之情。夜晚的聲音雖然令人不悅,但至少它沒有實體,只有聲音存在。詩中提到的樹葉代替風鳴叫,暗示了風聲雖然讓人討厭,但它沒有惡意,只是自然界的一種聲音。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老槐樹和枯柳樹幾乎被砍伐殆盡的景象,同時也暗示了人們的境況和生命的脆弱。詩人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人世間的苦悶的抱怨。
《夜聞風聲》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自然界的描繪和對風聲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痛苦和對自然界的反思。同時,詩人也透過對風聲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的一種無奈和對命運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