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春山 / 作者:楊萬里 |
誰作春山新幛子,尖峰為筆天為紙。
近看點綴八九山,山外遠山三萬里。
紙痕慘淡遠山昏,上有長松青到云。
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筆輕輕蓋。
須臾粉淡松復青,至竟遠山描不成。
|
|
雨中春山解釋: 《雨中春山》是宋代楊萬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中春山
誰作春山新幛子,
尖峰為筆天為紙。
近看點綴八九山,
山外遠山三萬里。
紙痕慘淡遠山昏,
上有長松青到云。
自嫌松色太青在,
旋拈粉筆輕輕蓋。
須臾粉淡松復青,
至竟遠山描不成。
譯文:
雨中的春山
誰用尖峰當作筆,
天空當作紙來寫。
近看點綴著八九座山,
山的遠處有三萬里。
紙上的痕跡蒼淡,遠山朦朧,
山上長松青翠伸至云端。
我自嫌棄松色太過青翠,
便輕輕地涂上粉筆。
片刻之間粉色淡去,松樹又重現青翠,
然而遠山描繪不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中的春山景色。詩人以尖峰為筆,天空為紙,描繪了近處點綴著八九座山,而遠處的山則延伸到三萬里之遙。詩中的紙痕慘淡,遠山朦朧,山上的長松青翠伸至云端,但詩人自己對松色的青翠感到不滿,于是用粉筆輕輕蓋過。然而即使經過一段時間,粉色淡去,松樹又重新呈現青翠,但遠山的描繪仍然無法完成。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春雨中的山景。詩人通過使用尖峰為筆、天為紙的比喻手法,將山景的壯麗之處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中的紙痕慘淡和遠山昏暗,表現了雨中山景的模糊和朦朧之感。長松青翠伸至云端的描寫,給人以高遠、蒼勁的感覺。詩的結尾,詩人自嘲地表示自己的描繪無法完美呈現遠山的景色,這種自省和無奈的態度增添了詩的意境和情感。整首詩以簡約的筆法,抓住了雨中春山的特點,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感悟,給人以清新、靜謐的藝術享受。 |
|